本文转自:陕西日报
本报记者 张家祯
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野生动物之一。观鸟、拍鸟已在爱鸟人士中成为一种时尚。但鸟类携带的部分病原体也会引发人类感染性疾病。9月5日,省疾控局提醒,要预防鸟类疾病对人的感染,加强对家养禽类及宠物鸟的卫生管理,保护并远离野生鸟类,避免随意捕捉或接触。
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、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徐纪茹介绍,鸟类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,若饲养不当或防护不足,可能引发人兽共患病。尤其是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警惕。
“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也可感染人类。”徐纪茹说。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,对低温有很强的适应力,主要侵入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细胞,引起上皮细胞增生、坏死,黏膜局部充血、水肿和浅表溃疡等卡他性病变。禽流感容易在鸟类间流行,国际兽疫局将其定为甲类传染病。除家禽外,野生的鸟类及禽类,如天鹅、燕鸥、野鸭、麻雀、乌鸦、鸽子、燕子、苍鹭等,均易受到感染。据报道,已发现带禽流感病毒的鸟类达88种。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偶有发生。
时下,很多老年人都把养鸟当作健身和怡情的一种方式。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已经证明,鸟类自然疫源性疾病中,危害最大的莫过于各类高致病性禽流感,此外,鹦鹉热(鸟疫),不可小觑。
徐纪茹介绍,鹦鹉热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,主要在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,可感染鹦鹉、鸽子、鸡、鸭等190余种禽类。人类通过吸入含病原体的粉尘或接触鸟类分泌物感染,症状包括高热、咳嗽、头痛、呼吸困难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。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。
此外,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、热性、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,在我国属二类动物疫病。徐纪茹介绍,新城疫病毒也可以传染人,一旦感染后会出现结膜炎、轻微的呼吸道症状。
“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菌属细菌引发的人兽共患病。该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禽畜肉制品、污染水源或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传播,也可通过被鸟类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,可能导致感染者出现血性腹泻、腹痛,患格林巴利综合征等。”徐纪茹说。
徐纪茹提醒:野生鸟类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,应避免直接接触、捕捉或饲养。观鸟时请保持距离,不投喂、不惊扰,更不可将其带回家中。
市民群众应加强家养鸟类的卫生管理,对家养禽类或宠物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,保持鸟笼清洁,及时清理粪便,避免羽毛、粉尘在室内飞扬。接触鸟类或其分泌物后要及时洗手,儿童和免疫力较低者尤需注意。
注意食品与环境卫生,不食用未煮熟的禽肉或蛋类。处理生禽肉后要彻底清洁双手和厨具,避免交叉污染。
若在接触鸟类后,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腹泻、结膜炎等症状,应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,主动告知医生鸟类接触史,以便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查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