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9·24”行情一周年之际,A股再现强势,创业板指盘中再创3年多新高,科创50指数一度涨近5%,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。
过了“9·24”,国庆节假期就在眼前,A股市场将步入关键窗口期。国庆节前后A股市场有何“日历效应”?
数据显示,从过去10年国庆节前5个交易日表现来看,A股通常面临调整,上证指数下跌概率80%,而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60%。
招商证券分析认为,国庆节前市场交投相对清淡,部分资金在避险需求下流出,导致市场表现不佳。然而,国庆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,主要指数往往迎来反弹。
对于后市,在华西证券看来,唯有“慢牛”才是“长牛”,A股慢牛的逻辑并未改变: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的产品力;“反内卷”工作推进正在逐步验证盈利改善的预期;扩内需持续发力,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; 资本市场政策依旧对“稳股市”提供有力支持。
持股过节,还是持币过节?
9月24日,市场低开高走,创业板指盘中再创3年多新高,科创50指数一度涨近5%,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。截至收盘,沪指涨0.83%,深成指涨1.80%,创业板指涨2.28%。沪深两市成交额2.33万亿,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676亿。
目前距离国庆长假仅剩四个交易日,投资者再度面临经典抉择:持股过节,还是持币过节?从历史规律看,A股市场在国庆长假前后存在明显的“日历效应”。根据过去10年数据统计,国庆节前A股通常面临调整。过去10年国庆节前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中位数跌幅达1.45%,有8年在前5个交易日下跌,下跌概率达80%。
国投证券认为,历年国庆节前市场基本节奏为小幅调整,原因在于投资者担心持有证券过节会发生预期外的风险,会选择变现、买入货基或逆回购过节,此外部分投资者也会将基金份额变现以支持国庆期间消费。
与节前相反,国庆节后市场往往呈现积极态势。数据显示,过去10年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,上证指数有6年出现上涨,上涨概率达60%,仅在2018年、2021年、2023年和2024年出现下跌。
“节后市场基本基调主要以上涨居多,背后逻辑在于节后投资者重新进行资产配置,进而推动了市场情绪回暖。”国投证券分析称。
招商证券也指出,国庆节前市场交投相对清淡,部分资金在避险需求下流出,导致市场表现不佳。然而,国庆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,主要指数往往迎来反弹。
从板块表现来看,国庆节前后有着不同的市场逻辑。节前,大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、美容护理、医药生物、社会服务表现较好。而节后,市场风格往往发生变化,银行、计算机等板块涨幅居前的概率较高。
国投证券表示,国庆节可以说是结构性行情的切换时点,节前表现强势的行业,一般在节后表现相对弱势。
对于持币过节还是持股过节,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、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,关键在于所持资产质量。他说,如果持有的是好股票、好基金,可以放心持股过节;如果是前期涨幅过大、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股票,则可以选择提前落袋为安。
“本轮牛市行情有望延续较长时间,建议投资者保持信心和耐心,抓住这轮牛市机遇,争取实现财富增长。”杨德龙称。
A股慢牛的逻辑并未改变
今天,距离去年9月24日行情已满一年。过去一年间,财政、金融、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、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。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,“中国资产”的吸引力明显增强。
其中,上证指数从2700点上行至3900点附近,涨幅接近40%。深证成指涨幅超60%,创业板指、科创50、北证50、万得微盘四支股指一年涨幅超过100%。
华西证券指出,回顾过去一年A股风险偏好显著回升,增量资金驱动的特征明显。从风险溢价来看,“9·24”后万得全A股权风险溢价从4.6%收窄至2.6%,显示牛市氛围中投资者思路已出现积极转变。
不过,进入9月,大盘呈高位震荡走势,沪指高点一度接近3900点关口,低点5次跌破3800点关口。那么,从中长期看,后市又将如何演绎?
多家机构认为,尽管市场短期面临调整压力,但对A股中长期走势仍持乐观态度。
杨德龙称,当前市场在经历前期快速上行后,开始出现一定震荡反复,主要还是由于获利回吐的压力,以及临近国庆长假,部分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,规避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,但市场本身的上行趋势并未改变。
在华西证券看来,今年八月以来A股行情出现加速上涨,与经济数据的“弱现实”背离,且科技主线的资金分歧加剧,单边上涨行情或阶段性出现震荡休整。此外,本周美联储降息与中美贸易谈判均落地,部分资金存在兑现预期的“博弈”因素。
华西证券认为,中长期而言,唯有“慢牛”才是“长牛”,A股慢牛的逻辑并未改变: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的产品力;“反内卷”工作推进正在逐步验证盈利改善的预期;扩内需持续发力,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; 资本市场政策依旧对“稳股市”提供有力支持。
此前,在9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谈及证监会下一步的工作部署,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,将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,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,不断提升基础制度、市场功能、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、包容性,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,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、实现价值。
具体从四方面持续着力: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;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“压舱石”“稳定器”作用;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;提高监管的精准性、有效性。
“这一系列举措,势必为本轮‘慢牛长牛’行情保驾护航。”杨德龙指出。
查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