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乌克兰要准备认输了吗?最近有消息称,乌克兰总司令不仅解散了主力作战集群,还把该集群的司令降职了。这一操作让人一头雾水——别说俄罗斯人看懵了,连我们都看不明白:好好的主力部队,怎么自己先拆了?这是在为投降做准备吗?到底发生了什么?
据传,被解散的这支主力集群原本是乌克兰军队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,主要负责第聂伯河以东,从扎波罗热州到哈尔科夫州一线的防御任务。也就是说,乌军南线和东线的主要作战任务几乎全靠这支部队撑着。然而,总司令突然下令解散这支大部队,还把原本的集群司令调往哈尔科夫,虽然名义上还有“司令”头衔,但手下的兵力和防区都被削减了一半以上,实际上就是被降职了。 消息一出,不少人都惊呆了。要知道,这支作战集群可是乌军的中坚力量,规模庞大、协调成熟,光是人员就有十几万人。这样的部队不是随便就能组建起来的,一旦解散,想再重组几乎不可能。而且,这个集群的士兵在长期作战中早已形成默契,彼此熟悉战术、了解指挥体系。现在突然打散重组,所有配合都要从头开始。这样一来,他们在前线面对经验丰富的俄军,还能有多少抵抗力? 更关键的是,当前俄军正在多个方向全面推进,乌克兰却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进行内部调整,怎么看都像是在给自己添乱。有人不禁质疑:乌克兰总司令难道不知道“临阵换将”的风险吗?战争中更换主力指挥官,这几乎是兵家大忌。 但也有人认为,他可能是被逼无奈。如今乌军前线吃紧,后方补给又严重不足,北约的支持也不像以前那样及时。许多关键城市不是已经被俄军包围,就是濒临失守。兵力不够,只能从民间征召,但经过多年战争,能上战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,征兵难度越来越大。 面对这些问题,总得有人出来“背锅”。而作为乌军总司令的西尔斯基,首当其冲成了矛头所指。如今他解散主力集群,等于亲手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。不少人讽刺说,乌克兰的决策风格真是跟美国如出一辙——行动前不考虑后果,只想着眼前的“好处”,结果往往是把自己逼入更危险的境地。总的来看,这一系列操作不但让外界困惑,也让乌克兰军队内部陷入了新的不安。至于这是否意味着乌克兰准备“认输”,目前还不好下定论,但可以肯定的是,他们的处境正变得越来越艰难。
发布于:天津市查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